当前页面 : 首页 > 快讯 > 正文 >

“被正式确诊为××”为何能火起来 互联网流行语不满足简单玩梗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时间: 2023-07-09 10:13:13

最近互联网上流传了一个梗,“被正式确诊为××”。一个明确的出处大概是“西安人被正式确诊为沈眉庄”。一位西安市民表示,由于西安游客太多,自己和电视剧《甄嬛传》中的沈眉庄一样,已经不想出门了,准备窝在家里把外面让给外地游客。

类似的,如“北京人被正式确诊为哪吒”,北京最近持续高温,人们仿佛哪吒脚踩了风火轮去上班;“福建人正式被确诊为孙悟空”,也是因为高温,当地人仿佛孙悟空待在炼丹炉里;“广东人正式被确诊为依萍”,因为广东最近大雨和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里依萍要钱那天淋的雨一样大等等。


(资料图片)

“被正式确诊为××”的说法,算是一种比拟修辞,如果用得巧妙,确实能产生让人会心一笑的效果。比如说成哪吒,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人们完全可以脑补踩在地上脚底发烫的感觉。不过,也正如每创造一个网络梗,后面还要加一句解释,这或许也是它致命的地方——把简单的事物变复杂了,给交流无中生有地添加了一个脑回路。尤其是它还和本该简洁明了的天气状况相关,难免给人做作之感。

其实,这不过是网络造词景观的一个案例罢了。网络总是不断地制造各种梗,但也会在热烈的狂欢之后,迅速进入衰退期乃至消失。这很常见,也几乎是每个网络梗必然的宿命。网络梗本身没有原罪,关键是舆论的偏爱与追逐,进行着高分贝、无脑化的重复与强调,这就难免让人厌倦。

当然了,并不是说使用网络梗有什么问题,网络梗本身也是一种狂欢,是一种解构性的精神释放。只不过,当一个网络梗出现后,大大小小的舆论单元,从普通网友到机构账号,都如获至宝般蜂拥而上,这多少也从侧面反映了某种“贫瘠”——人们缺乏自我表达的方式和能力,只能在网络梗中捕获些许灵动。

不知道“被确诊”的网络梗还会流行多久,或许还没有高温天气持续的时间久。就像酷热的天气期待降温,过热的网络文化有时也需要冷水浇头,理性和冷静,才能创造一些更持久的东西。

互联网流行语不满足简单玩梗——“多巴胺”能成文学?

最近,市民胡瑜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多巴胺”包围了。短视频平台上有各类“多巴胺穿搭”教学,咖啡店推出了“多巴胺冰咖”,就连阅读推荐也出现了“多巴胺文学”……

“网上很火但是你不懂的梗”一度登上热搜,有人吐槽“已经看不懂中文了”。但在另一些市民和网友看来,如今互联网造梗正从原先的“谐音梗”“缩写梗”扩展到更深层的文化联系和对社会话题的关注。

胡瑜今年在短视频上频繁刷到各类“多巴胺”。一开始是时尚博主推出的“多巴胺穿搭”,以鲜艳明亮的色彩进行服装搭配,“这样的梗停留在穿搭方面我能理解,就是色彩鲜艳让人心情好。”不过,她发现“多巴胺”越用越广,比如上海有甜品咖啡培训机构推出“多巴胺咖啡”“多巴胺特调”,以咖啡、柠檬、草莓等各种不同色彩的原料搭配出缤纷的饮品。

让她始料未及的是一直被自己认定“浅薄”的互联网玩梗竟然走向纵深。例如从“多巴胺穿搭”衍生出“多巴胺文学”,意即那些让人感到快乐和幸福的“治愈系”文字。有出版社等专业机构参与其中,将季羡林等人的作品放进“多巴胺文学”,还以不同颜色来直观代表这些作家的风格。社交媒体上,有人整理书籍中的“多巴胺”词句,张嘉佳的《云边有个小卖部》里“七月的天色,哪怕黄昏都是清透的,脆兰泛起火烧云,空气平滑地进入胸腔,呼吸带着天空的余味”成了近期被广泛使用的“多巴胺文案”。

深挖“多巴胺穿搭”成为这一热梗的另一走向。有历史爱好者发现这一互联网热梗其实与中国历史上的审美意趣不谋而合,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唐代张萱的《捣练图》,画中女子宝蓝色裙子配红色上衣,绿色衣服配橙黄披帛,“古人搭配的颜色比现在黑白灰大胆多了”。还有人引用白居易《忆微之》中的诗句“折腰俱老绿衫中”,“古人又前卫又优雅。”

就连兵马俑也卷入“多巴胺穿搭”风潮。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一组兵马俑复原和色彩分析图,兵马俑全身有近20种色调,其中尤为显眼的是一种紫色。文博爱好者沈先生为此专门查阅了被尊称为“秦俑之父”的袁仲一所著的系列涉及兵马俑挖掘现场和颜色的文章,其中就曾提及这种紫色,其成分与上世纪80年代研究超导材料时偶然发现的硅酸铜钡相同,应是人工合成。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玩梗也能通向高大上并不奇怪。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网民规模大了,受教育程度高了,自然不满足简单玩梗。”

不过,因跨界、谐音、联想而诞生的互联网新梗,往往对语言的原有意思产生冲击。甚至连梗这个词本身也被不少人指出是错字,正确的应是“哏”,有笑点、伏笔之意。

《咬文嚼字》在评选流行语时,放弃了“栓Q”“CPU”“可以,但没必要”“大冤种”这些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梗。对此编辑部曾解释评选坚持“规范”原则,体现汉语价值,结构、含义、用法上是否创新是评选最重要的标准。不过,《语言文字周报》则曾将“YYDS”“EMO”“社恐/社牛”等选入“十大网络流行语”。其编辑部曾表示榜单“立足于语言本身”,对待新兴语言现象,应“宽容、研究、引导”。

“大家都会接触、熟悉网上这些梗,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用。”胡瑜坦言,“现在还有人说‘打call’‘元芳你怎么看’吗?”

(中国小康网综合成都商报、解放日报)

关键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