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最资讯丨作家马伯庸携新书《大医》再回桂林:想写桂林的小说,只等一个灵感爆发
马伯庸读者见面会现场。记者滕嘉 摄
马伯庸简介
(资料图)
作家,编剧。代表作有非虚构历史散文《显微镜下的大明》,长篇小说《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三国机密》《龙与地下铁》,中篇小说《末日焚书》《街亭杀人事件》,散文《风雨》《破案:孔雀东南飞》《宛城惊变》等。作品《寂静之城》2005年获国内科幻文学最高奖项“银河奖”,《风雨》获2010年人民文学奖散文奖,《破案:孔雀东南飞》等短篇获2012年朱自清散文奖。2022年,马伯庸获第四届“茅盾新人奖”。
前不久收官的古装传奇短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看过吗?悬疑小说《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你没读过原著,总看过电视剧吧?这些作品的作者马伯庸来桂林了!3月5日下午,马伯庸读者见面会在桂林医学院举行。两点半时,马伯庸准时上台,跟以往的开场白不同,他首先跟大家汇报“见面会之前,我连吃了两顿桂林米粉”。
熟悉桂林米粉的老饕都知道,一顿可能是味道,两顿就一定是思念了。马伯庸也坦言,安排读者见面会时,他要求先安排广西,就是想回来“吃口米粉”。
见面会上,他就像一个归家的孩子,带着对桂林的思念,重温了在这里度过的青春岁月。
桂林的求学经历 搭起文学之路的框架
马伯庸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桂林米粉的小文章,文章虽然不长,但他用“矮脚桌椅”写出了米粉店的烟火气,用“烫熟、加卤水、筷子一搅”描绘了吃米粉的仪式感,他甚至还观察到了米粉店里似乎都有一个胖大嫂。文末,他遗憾离开桂林后不能再吃到正宗的桂林米粉。
其实细细读来,在这篇小文中,马伯庸不但写了对桂林米粉的热爱,还写出了他在桂林度过的青春时光。文章一开头就说“我中学的时候曾经在桂林呆过几年,当时住在安新洲”。马伯庸说,当时他家住安新洲,读书却是在临桂中学,也就是他今天开读者见面会的地方。也正是这段中学时光,为马伯庸日后的写作之路奠定了基础,筑好了第一层地基。
马伯庸记得,临桂中学的学风严谨,周围的同学和老师身上都有一种向上的拼搏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马伯庸。同时,学校非常注重对孩子们人文素养的培育。学校有一个图书馆,图书馆完全对孩子们开放,他时常去图书馆借书,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到金庸的小说,再到各种世界名著,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书,他都会借回来不知疲倦地阅读。也就是这个时期的阅读,为他将来的阅读积累和底层文学见识奠定了基础。
马伯庸不常回桂林,但他却从没远离过桂林。他说,去年,由他同名小说改编的舞台剧《两京十五日》在桂林艺术节亮相时,桂林的同学朋友纷纷发信息告诉他,“你人虽然没回桂林,但作品先回来了。”当时看到这些信息,他的感受就是“衣锦还乡”。衣锦自不需赘述,重点是“还乡”,马伯庸真正将桂林当成了一个家,他很高兴自己当年在桂林读书时汲取的文学养分,现在又通过作品回馈给了桂林,“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想写桂林的小说 只等一个灵感爆发
读者见面会上,马伯庸说他这次回到桂林后,还特意去找了临桂中学门口的那家米粉店。这不是他第一次找米粉店了,在桂林读书那几年,他探访过八里街的米粉店、尝试过瓦窑口的米粉店,还吃过当时的临桂县城用蛤蚧煮汤的米粉……马伯庸说,他熟悉桂林,喜欢逛桂林城,喜欢研究这里的山水和人文。
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带火了西安,《风起洛阳》让大家聚焦了洛阳,而马伯庸将对桂林的喜欢藏在了每一处作品的细节中。他说,在他的作品中都能找到桂林的影子,尤其是在美食的描摹或者在对历史底蕴的探索两方面,都有他被桂林文化滋养过的印证。也许,桂林的读者可以在小说的吃面场景中咂摸到嗦粉的畅快,或者在主人公穿山踏水中感受到桂林的山水风韵;甚至在思考作品本身对历史的探索时,嗅到桂林深厚的人文气息。
马伯庸其实一直都在思考着为桂林写一本小说,而现在欠缺的只是电光石火的灵感。马伯庸写作的习惯是,如果要写一个故事,一定要先进行大范围详尽的调研。他在写《长安十二时辰》时,曾经把长安城市布局的每一坊都制成表格,然后参照典籍,边读边将诸坊的功能、典故、所居名人写进批注。而要是写桂林,马伯庸有一种成竹在胸的感受,倒不是他不需要再研究了,而是他在青春时就已经探索和丈量过这座城市,在成长后又不断与这座城市互联。他甚至研究过七星公园、穿山公园的典故,还对刘三姐文化进行了调研。
有了这么多积累,还承载着这么多感情,马伯庸说,现在唯一等待的就是一个灵感,“写作就是这样,首先要有大量的阅读和调研做基础,然后就等着一瞬间的缘分和灵感爆发。”而这次特意来到桂林举行读者见面会,也就是想多找一找桂林这部小说的灵感。
寄语桂林医学学子 赓续大医精神
这次读者见面会上,马伯庸携新书《大医》,和桂林医学学子们分享了一些关于医学的故事。
《大医》缘起于2017年,彼时马伯庸受邀参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院史馆。华山医院的前身是红十字会总医院,是中国红十字会建立的第一所医院,院史馆里陈列的史料很丰富,其中的故事也很精彩,却从来没有被关注过。马伯庸直觉这是一个好题材,从那次之后,他就开始针对这方面的历史进行资料收集和调研,为了写出符合那个年代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手段,马伯庸查找、收集、购买了大量出版于民国时期的医学书籍。
抽丝剥茧的研究给作品提供了详实的内容,也成就了当天读者见面会的妙语连珠。见面会上,马伯庸和桂林学子分享的就是他收集的资料中的“八卦”。这些“八卦”包括了美国百万富翁的儿子靠最早的呼吸机“铁肺”从中国辗转回美国过完自己一生的故事;延安医生徐根竹解决黄土高坡“吐黄水病”传染病的事件;徐悲鸿就医时的饮食记录;伪造捐献盘尼西林逮捕令事件等。
《大医》的题材对于马伯庸来说是陌生的,这部书横跨1904年到1950年的中国近代史,在那个年代,中国还有这么一批有大医情怀的医生,他们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而这样的情怀其实在我们过去三年的抗疫中也深有体会,马伯庸觉得更应该用作品记录和传承这种情怀。更坚定了马伯庸完成这部作品的,是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一段话:“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这些话几乎和医学生们入学时必须要宣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一模一样。马伯庸意识到,大医精神古已有之,孙思邈时代就已经有了“为民为国”的意识,传承至今也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医学院校和学子们分享《大医》时,马伯庸也对学子们寄予希望,他引用中国红十字会时疫医院创始人沈敦和发布在《申报》上的《东三省红十字会普济善会启》几句话勉励学子:慨念时艰,伤心同类,我不之援,而谁援耶?
他说,这段话不仅适用于战争年代,也是我们每一代医学学子应该传承的“苍生大医”精神。
来源:桂林晚报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马伯庸读者见面会现场。记者滕嘉摄马伯庸简介作家,编剧。代表作有非虚构历史散文《显微镜下的大明》,长篇小说《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
23-03-08
-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烟草对环境的影响!”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姚卫海建议,将生态环境部纳入到烟草控
23-03-07
-
观点网讯:3月7日,根据上交所信息显示,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更新为“已受理”。观点新媒
23-03-07
-
1、名词:宽频;宽波段;形容词:宽频带的;宽波段的;宽频通讯的。2、短语:BroadbandRouter:宽带路由器;宽频路由器;分享器;路由器。
23-03-07
-
1、首先打开百度搜索,输入高考志愿关键词。2、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区域导航,选择你所在的省份。3、选项:我们只需要选择普通
23-03-07
-
2023广州文旅消费券打卡券线上怎么领?打卡券线上领券入口:图源:银联广东、云闪付现场打卡领取方式:用户需提前下载或更新到最新版本云闪付A
23-03-07
-
众所周知,垃圾车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看见,给城市的清洁工作献上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如果垃圾车遇上了下雨天,还能安全行驶吗?尤其是电动垃圾
23-03-07
-
武汉地铁与40余所高校签订共建协议101支志愿服务队成为地铁服务“生力军”---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武汉地铁与40余所高校的101个志愿服
23-03-06
-
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拉近了我们和各种商品的距离,也让很多人从线上得到了更好的体验。作为消费者,线上、线下的购物渠道,都是非常重
23-03-06
-
1、2020年冬至的日期:2020年12月21日。2、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拜冬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23-03-06
-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3月6日讯,有投资者向中际联合(605305)提问,清洁能源势头向好,贵公司如何看待风电行业未来发展?公司回答表
23-03-06
-
1、在恢复模式下,选择第四个Flashzipfromsdcard。2、然后你会看到SD卡里所有的zip文件。刚才命名为u
23-03-06
-
1、《英伦三岛:大不列颠慢风景》是2010年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蔡晓昉。本书将带你细致入微地品读了英伦,
23-03-06